- A+
11月君临研报
近期,航空锻件行业再传业绩喜报,其中,航宇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35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幅度为49.02%左右。
航宇科技是我国国产航空发动机环形锻件的主参研制单位之一,也是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机匣及环形锻件在亚太地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获得了全球六大头部客户的供应商资质。
其实从2017年起,航宇科技便进入成长快车道,2017-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速为43.56%,2018至2021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55.13%。
公司继续看好未来的发展机会,制定了股权激励目标,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增长率目标分别为15.9%、36.6%、22.7%。
同时募资增产,预计2023年1月可达使用状态,运营2年后完全达产,届时每年将增加产能营业收入11.62亿元,每年将增加净利润1.85亿元。
这营收已经多于2021年公司9.6亿的规模,大规模扩产,公司底气源自于哪里?
这是一方面高端锻件与普通锻件相比,在材料、技术工艺和质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和标准,行业在技术实力、资质认证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壁垒,航宇科技不担心行业赚钱了,竞争对手蜂拥而进,变成赔本赚吆喝。
其中在资质认证方面,有严格的市场准入政策和质量认证标准,如民营企业生产军用锻件产品必须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保密资格单位证书》、《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等资质;
如为境外客户提供产品,一般需要取得AS9100D及NADCAP,同时在质量管理体系、特种工艺(锻造、热处理、无损探伤等)、产能、产品等多方面取得客户审核认证以及续期审核。
市场准入壁垒也比较高,在军机领域,验证时间长、投入大,因此下游军工企业只选取少数几家综合实力强的锻造企业合作。以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为例,从初期接触客户到最终实现长协产品批产通常需要6-10年。全球范围内来看,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航空环形锻件行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长期占据全球航空环形锻件头部市场。
国内市场方面,能够生产难变形金属材料环形锻件企业较少,主要包括航宇科技、中航重机的安大锻造和宏远锻造以及派克新材,竞争程度相对较小。
航宇科技拥有多重锻造核心技术,在难变形金属材料加工方面优势明显。公司最近4年研发费用率平均为7.14%,高于中航重机和派克新材3.9%的水平。公司产品覆盖了多个国内和国际商用航空发动机主流型号环形锻件和机匣锻件。
国内市场方面,2020年航宇科技前三大销售客户分别为中国航发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其中,中国航发集团为公司最大下游客户,销售额为3.7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57.41%。
国际市场方面,航宇科技发展最好,公司与众多全球知名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签订长协订单,包括GE航空、普惠( P&W)、赛峰( SAFRAN )、MTU、霍尼韦尔(HONEYWELL)、柯林斯航空、美捷特和RR。
在2019年受疫情影响之前,GE航空业务收入占全公司营业收入31.24%,其次分别为霍尼韦尔2.99%以及普惠的1.22%。
另外一方面,过去几年的锻件行业景气周期还将延续。锻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主要涉及各类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包括航空、航天、燃气轮机、能源等行业。
2021年我国锻造行业总产量达到1398.2万吨,连续多年成为锻件第一生产大国,预计2022年锻件总产量将实现1469.2万吨,同比增长5.08%。
军工为高端锻件的主要需求之一。
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目标即2027年我国建军百年奋斗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军队现代化、2050年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确定国防军工行业长期发展基调,十四五是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
目前我国军机主要是第二代,未来向美国看齐,将加快三代、四代战机更新换代;另外,我国航空发动机市场正处于自主可控的初期,军机换装列装叠加实战化训练需加快航空发动机国产化。
第三,航空发动机使用维护阶段费用占比45%-50%,维修换发价值量占比较高。
三大因素之下,德邦证券预测2022-2035年,我国军用航发锻件总市场为1524.98亿元,年均约108.93亿元。
民航也为高端锻件的主要需求之一。
市场预计2024年全球客机机队市场规模将达到45397架,其中中国机队规模将达到9957架,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与此同时,国产大飞机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全球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基本被GE航空、罗罗(RR)、普惠(P&W)三大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寡头垄断,国产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在2017年取得了重大突破,CJ-1000A发动机预计2025年完成适航取证,全面进入商业化运行。
民用客机的旺盛需求和国产化替代之下,预计2021-2040年,我国民用航发锻件总市场为5737.12亿元,年均约286.86亿元。
全球航空转包为航发锻造企业发展的重要市场。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全球航空转包市场规模逐年提升,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49亿美元左右,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71%。
目前,全球航空转包市场主要呈现三大梯队竞争格局,中国处于全球第二梯队,主要参与大型客机机体结构件的制造,预计国内中国航空零部件转包市场将稳步增长,到2026年规模将达到167亿元。
国家航天发射任务及商业卫星发射需求不断推动航天锻件市场扩张。
中美两国为全球运载火箭产业第一梯队,2019-2024年,我国将发射120颗卫星。商业发射发展更为迅猛,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达到12626亿元,2015年-2021年年复合增长率22.3%。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3382亿元,同比增长20.3%。
双碳目标下,清洁能源提升,推动相关锻件市场的规模增长。
根据国网能源院发布的《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2020》数据显示,2050年我国电源装机规模将进入峰值平台期,预计2025年、2035年、2050年我国电源装机规模将达到28-31亿、41亿-47亿、47亿-57亿千瓦,届时清洁能源发电将逐步成为电源结构的主体。

2021年11月18日 下午2:14 沙发
24、市场并没有新鲜事,只是不断地在重复
2021年11月18日 下午2:14 板凳
101、上山爬坡缓慢走,烘云托月是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