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2022.09.07 君临研报私享版
股神巴菲特收购喜诗糖果,正是零食行业经历几十年的洗牌,行业龙头位置稳定,并且经历了漂亮50的泡沫后,估值仅为十几倍PE的时候。中国人口远超美国,市场空间大,未来也会诞生比喜诗糖果更为伟大的公司。
目前中国零食行业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休闲食品2020年市场规模为1.1万亿,5年CAGR8.6%;行业竞争格局仍没有稳定,渠道为王,企业可以通过新零售渠道异军突起,同时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打造新品类、新品牌进入市场,导致整体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2020年休闲食品CR3、CR5为15.5%、23%,较2019年17.1%、24.6%有所下降,大品牌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地位受到冲击,而通过主动调整竞争策略的二线零食龙头盐津铺子,今年开始进一步逆袭。
其实从2019年开始,盐津铺子便在零食界异军突起,业务高速增长。不过2020年,受到社区团购的冲击,引领公司强势增长的商超渠道,流量开始式微。
当年12月,公司开始逐步精简产品线,在加速拓展下沉市场的同时增加流通装和定量装的布局。2021年成为改革的“阵痛”期,公司面临传统渠道流量下滑,同时新渠道开拓后费用率上升,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不过从今年二季度开始,转型改革的效果出现,公司基本面反转。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为12.10、1.29亿元,同比增长了13.7%、165%;其中二季度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为6.35、0.67亿元,同比增长了34.6%、302%,二季度营收、净利润环比提升了10.5%、9.8%。
公司还提前公布了前三季度业绩,净利润约2.01-2.15亿,同比增长了160%-178%,细算下来,三季度净利0.72-0.86亿,同比增长了151%-200%,三季度业绩环比继续提速。
2022、2023年公司股权激励收入目标增速为18.4%、20.3%,扣非利润目标增速为172%、53%,今年盐津铺子股权激励大概率会完成。
盐津铺子业绩重回高增长的原因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基数比较低,上一年业绩实在太惨了,去年二季度公司营收、净利润增长率分为-1.86%、-145.92%。
第二个原因是盐津铺子五大零食品类实现了稳健增长。
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以及新规格新口味产品的铺货,公司上半年烘焙(含薯片)营收4.5亿元,同比增长了
23.8%;深海零食2.3亿元,同比增长了37.2%;休闲鱼肉零食1.3亿元,同比增长了6.6%;休闲素食1.1亿元,同比增长了48.4%;豆制品0.98亿元,同比下滑了4.7%;果干0.85亿元,同比下滑27.6%。
盐津铺子从17年开始就大力发展烘焙品类,这个品类市场空间大,集中度不高。
2020年烘焙市场规模为2358亿元,过去五年CAGR达9.3%,其中门店手工类占比超70%,CR5仅12%且头部品牌均为休闲包装类企业。
主打长保品类的达利、盼盼、好丽友等市占率呈下滑态势,而契合消费者对健康化和新鲜度要求的短保面包桃李市占率接近翻倍。盐津铺子则从中保面包进行差异化竞争。
第二品类深海零食已经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去年一年畅销12亿包,其中鱼豆腐位居天猫销量第一。我国2020年海鲜类零食销售额达240亿元左右,年增长率达到10%左右,所以这一块业务未来应该也会不错。
辣卤则是盐津铺子现在要大力打造的潜在爆品。
2020年休闲零食中辣味市场规模为1570亿元,过去5年CAGR为8.9%,从竞争格局看,CR5为10.7%,其中卫龙凭借大单品策略占比5.7%,剩余龙头占比均在1%左右,整体来看,属于大行业小龙头的类型。
公司2021年引入前卫龙副总裁张小三并推出辣卤定量装产品,计划把它打造为公司的核心品类。盐津铺子基本面反转,另外一个原因是全渠道的打造。
随着新零售渠道的发展,渠道处于多样化发展中。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当前线下渠道仍为休闲零食的主要渠道,其中超市及便利店占比37%,食品店及市场占比46%,抖音、社区团购则快速发展。
2021年,由于社区团购的冲击,导致KA渠道客流下滑,盐津铺子已经实施渠道转型,积极布局流量增长明显的零食专营渠道,之前未布局的流通渠道以及加速线上渠道发展。
从实施成果来看,上半年公司经销和其他渠道收入实现8.29亿元,同比增长26%,经销商数量进一步提升,期内公司经销商为1970家,净增加221家,同时公司重点发展CVS、零食专卖店、校园店等渠道。
电商渠道实现营收1.53亿元,同比增长331%,公司在线上聚焦大单品战略,并重视抖音、快手的新流量,积极在社交渠道传播及种草。
原来盐津铺子的强势渠道,即直营渠道,受商超人流量下滑影响而继续调整,上半年渠道营收2.27亿元,同比下降39%。
相比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些主打渠道的零食品牌,盐津铺子直营生产,不仅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还可以从供应链进行降本增效,降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
这主要是公司拥有湖南、江西、广西和河南四大生产基地,依托当地原材料优势可以进行直采生产并全国运输。
所以虽然今年以来棕榈油、大豆、奶粉等原料价格上涨,但是公司通过供应链提效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实现了毛利率逆势提升,上半年毛利率调整口径后同比+1.2Pcts至41.7%。
加上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端减少了KA渠道投入,同时推动人力资源、运营管理等方面转型升级,上半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同比-5.4Pcts、-0.6Pct、-0.4Pct。
综合下来,受益于毛利率提升以及费用率下降,公司上半年净利率同比增加了6.1Pcts至10.6%,助推业绩快速反弹。
